登陆后访问



H
I
S
T
O
R
Y

基于情境序列串联体验的主题公园空间布局——以上海迪士尼乐园为例

摘要:随着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家迪士尼乐园在上海开业,中国主题公园设计与建设进入了一个高峰。主题公园的创意设计与传统项目有很大区别。迪士尼将电影与舞台布景的理念运用到主题公园的设计中,为游客营造了一个梦幻世界,其中尤以情境序列串联的体验空间为主要特色。本文以上海迪士尼乐园为例,分析了主题公园设计中这种特殊的空间构造手法:以游客体验为设计核心,以不同手法创造空间的分隔、交叉与串联,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按照设计的“剧本”在乐园中扮演自己的角色,获得完整、流畅的游园体验,从而汇聚出品牌传播的集体记忆。
一、引言
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迎客,这个被誉为全球主题公园最佳范本的游乐园区,终于掀开了神秘的面纱。笔者有幸参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以下以上海迪士尼乐园为研究范例,根据相关资料并结合笔者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的体验,重点分析主题公园在空间布局方面的理念与逻辑。
二、主题乐园情境序列串联体验的概念与意义
与传统游乐园不同的是,迪士尼乐园并不以某个或某些惊险刺激的游艺设施作为卖点,而是将整个乐园的游园体验作为核心产品。“点亮心中奇梦”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宣传语,而“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是迪士尼乐园的口号。创造一个令人感到“最快乐的地方”是从设计伊始就贯穿始终的法则。情境序列串联的体验是迪士尼乐园营造快乐体验的传奇密码,其中的核心原理是空间序列的合理设计带来的可控的完整游园体验。
1. 情境场所——故事舞台
何为情境体验?与传统建筑设计知识中的解释有所不同,迪士尼所创造的情境更类似于电影或舞台演出中的场景,英文中“Scene”一词准确描述了情境的含义。Scene是一幕戏,或者电影中的一个场景。故事在这个场景中发生,当场景转换时,故事的情节也跟着推进,场景不断转换,故事的情节不断发展。迪士尼营造主题公园的手法与创造一出舞台剧或一部电影十分类似,只是戏剧发生的场所不局限在舞台上,而是存在于游客周围的乐园空间,游客不是舞台下面的观众,而是置身主题公园的“演员”。
2. 情境序列——故事剧本
迪士尼乐园是一出大戏,这出大戏最初先有剧本(Script)。在剧本的基础上由插画家描绘出一幅幅类似于电影分镜头的Storyboard。这些分镜头成为了空间创作的基础,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空间(即“情境”)。而剧本将这些“情境”有机串联起来,剧本的起承转合决定了空间的布局。
3. 流线设计——游园体验
在剧本和故事舞台的基础上建立空间序列排布的原则,即通过不同空间的转换、穿插、并列,制造出既定的剧本路线。如果说迪士尼乐园是一座大型舞台,那么每个游客都是舞台上的演员,而乐园的设计者们则是编剧和导演,通过对空间序列的合理排布让游客不自觉地在设计的既定路线中游园,由此开启独特的游园体验。
三、上海迪士尼乐园空间布局特点解析
1. 第一重情境:氛围情境

迪士尼乐园非常注重营造第一重氛围情境,将游园体验从园区内部延伸至园区外部,通过多个不同功能的乐园外部空间串联起园外情境,让游客未入园已被迪士尼乐园的梦幻氛围感染,从而让游客获得从充满期待地入园到满心欢喜地离园的完整体验。
1.1. 乐园外围区域布局形式
(1) 延伸——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乐园体验。
迪士尼乐园的游园体验并不是从游客踏入乐园大门的那一刻开始的,而是在游客乘坐交通工具前往乐园的路途中就已经开始了。上海迪士尼乐园修建了一条全长6.7km的“度假区高架路”直达乐园门口,沿路布置具有浓郁迪士尼特色的米老鼠头像标识,让游客从几公里以外就可以感受到乐园的热烈氛围。这条专属高架道路不但解决了入园高峰期的交通拥堵问题,也与乐园一起成为了游客认知乐园、开始情景体验的第一部分。
(2) 专有——主题酒店群的“+”体验。
当游客通过专门为迪士尼乐园而建设的公路或地铁线路来到乐园区域时,就进入了乐园的公共区域。乐园公共区域的标识系统会醒目标明“迪士尼酒店区”,指引预订了酒店的游客来到迪士尼酒店,而没有预订酒店的游客将进入乐园的主入口区。迪士尼酒店并不是仅为游客解决居住功能的普通酒店,它还为游客提供一项在乐园中无法体验的“+”服务。当游客初到迪士尼度假区时,酒店是他们的第一个落脚点,也是第一个进入迪士尼梦幻世界的入口。
目前上海迪士尼只开业了两个主题酒店,这两座酒店讲述的故事分别是《米奇和他的朋友们》和《玩具总动员》。虽然《米奇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在乐园的米奇大街中也有所提及,但是酒店将这个故事讲述得更加完整。
酒店各处装饰着米奇和朋友们的卡通形象,从入口大堂的铜制雕塑,到电梯中的按钮,每一处细节都充满米奇元素。游客可以在酒店中和米奇朋友们共进早餐,在美女与野兽的奇妙城堡里跟那些会说话、会动的茶壶们共进晚餐,就连酒店中的客房服务人员也会打扮成仙女教母的模样。另外一座“玩具总动员酒店”则还原了电影《玩具总动员3》的许多著名场景——当游客置身于自己熟悉喜爱的卡通世界中时,还未进入乐园就已经感受到了不可思议的梦幻情景。
(3) 同乐——乐园公共区域的体验。
迪士尼的空间序列是迪士尼乐园营销策略的实施结果。众所周知,进入迪士尼乐园需要购买价格不菲的门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个家庭重复购票进入迪士尼乐园游玩的可能性。对此,上海迪士尼在乐园外围建设了无需付费就可以游览的公共区域,主要包括迪士尼小镇和外围湖畔公园。
迪士尼小镇中林立迪士尼自有品牌的店铺和一些出租型物业,整体风格和迪士尼乐园协调一致。游客可以不用支付费用就来到这个极富迪士尼特色的商业中心度过休闲的一天。同时,从小镇中多家店铺的露台可以看到乐园内的风景,远眺迪士尼城堡,让游客在购物休闲的同时受到迪士尼乐园的感召,勾起其入园的兴趣(图1)。
 
图1:乐园总体布局示意图
1.2. 乐园外围区域的布局特点
(1) 放射式排布——入口位于园区中心。

迪士尼乐园的主入口并不像传统公园一样位于整个园区的端头,而是位于整个园区的中心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人流集散集中地置于最中心位置,游客首先被导入到园区中心,再分散到各个区域。园区本身被当作一个整体来开发。主入口区域也并不单纯服务于乐园本身,而是将酒店、商业区、休闲娱乐区结合考虑,让游客在到达乐园后可以最短距离到达各个区域。
(2) 交叉式交通流向布局。
与其他传统项目不同,迪士尼在设计乐园时并不将人流规划有序布置,而是将人流混杂交叉,其流向设计不趋于“有序”而是偏重于“无序”。当游人想从A点去往B点时,必将穿过C\D\E等场所。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提高每个景点或单体的游客量,使每个单体都能保证充足人流,将营销效益最大化。
例如,迪士尼乐园的整个外围区域设置得非常巧妙,迪士尼小镇和湖畔公园设置在乐园入口的另一侧,乐园与小镇及湖畔公园互为依托、互为借景,每一个想要到迪士尼小镇或湖畔公园免费参观游玩的游客必定要经过乐园主入口(图2)。这种交叉式游线的布局方式,不仅使游客在出游目的地上有了更多选择,也丰富了迪士尼乐园的经营模式。上海迪士尼通过由以上公共区域所组成的乐园外部空间为游客营造了第一重情境——氛围情境。

图2:乐园外围商业区与售票区的步行路线及视线关系图
2. 第二重情境:舞台情境
迪士尼乐园在空间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项手法是分隔。迪士尼为人们营造一个梦幻世界,因而需要隔绝园外的现实世界;迪士尼乐园由多个主题园区组成,不同主题的园区成为了不同主题故事发生的舞台,因此需要利用空间隔离的手法,分隔不同园区的故事舞台,使营造出的一个个虚拟主题世界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2.1. 布局形式——利用空间分隔营造独立情境
(1) 园区内外的空间隔离:视线分隔。
如何实现园区内外的空间隔离,又避免让游客在感觉上出现不适?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园区与外界区域之间使用高4~5m的双层围墙缓冲带作为分隔。靠近道路的一侧使用铁艺围墙,中间设置10m宽的绿化种植区使游人在围墙附近活动时不感到压抑;在后面设置另外一座5m左右的“视线屏蔽围墙”。整座围墙用黑色的视线阻隔网遮挡住园内视线,使园内游人不受园外空间的影响;同时,围墙也成为了绿化区域的背景,游人不特意观察很难注意到黑色的视线遮蔽网,因而很好地分隔了园内与园外的视线,使得园区存在于一个“封闭”的空间内。
迪士尼乐园将这个封闭空间称为“剧院”。游客可以心无旁骛地在“剧院”中游玩,在与现实世界隔绝的梦幻世界里畅快做梦,而处于乐园外部的人们就好像在“剧院”之外一样,无法知晓“剧院”内部上演的剧情(图3)。

图3:乐园外围分隔围墙示意图
(2) 前场区域与后场区域的隔离:主题分隔。
进入乐园,也就进入了剧院区域。剧院分为舞台区(OnStage)与后台区(BackStage)两个部分,这与传统区域的空间布置是一致的(图4)。舞台区是游客可以到达的游乐区域,而后台区是乐园一切行政与后勤的支持区域,是不让观众看到的地方。迪士尼乐园的后台环绕在舞台的周围,后台空间也被高5m的围墙环绕着,成为了舞台区与后台区的屏障。
不同的是,这座围墙不再是统一的墨绿色铁艺围墙,而是与各个园区的主题装饰融为一体的主题围墙。由于采用“融入”的理念,分隔舞台区与后台区的主题围墙和周围主题园区描述的场景相协调,游客甚至以为围墙也是主题园区所描述的故事场景的一部分,而忽视了围墙的存在;而供演职人员往来舞台区和后台区的大门也与起分隔作用的主题围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游客却浑然不觉,仿佛那些迪士尼的卡通人物永远都住在乐园里一样,因为他们总是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你眼前。“看不见的舞台入口”也成为了迪士尼乐园神奇体验的一部分。

图4:园区分隔示意图
(3) 各园区中间的空间分隔:看不见的分隔。
上海迪士尼乐园分为5个主题园区,每个园区讲述不同的故事,主题装饰风格各异。为了让人们完整地体验到不同园区的故事,设计之初就对每个园区间的分隔作了详细的考虑。迪士尼使用了空间分隔法(或者可以理解为远距离分隔法),即在各个园区的中间设置一段游客无法到达却仍然能够融入主题故事的区域作为空间分隔。
例如,探险岛园区与宝藏湾园区就是由一条亚马逊热带丛林中的深绿色的河流和一座湖心岛两侧不同的主题装饰巧妙地分隔开来,使游客从探险岛一侧看是南美洲热带雨林的河流,而从宝藏湾一侧看则是加勒比海的沙滩,而游客很难发现这个细微的变化。
这是迪士尼在长期舞台演出和电影布景搭设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迪士尼乐园的设计,不是沿用普通的公园设计与建设理念,而是使用了许多舞台布景的设计方法。
2.2. 总体布局特点—花瓣式布局
为便于园区与园区间的穿梭,迪士尼乐园采用花朵型的总体布局结构。奇想花园作为主入口与交通核心集散区域位于乐园的中心位置(可以理解为花蕊区),而其他4个主题园区则像花瓣一样分布在花蕊的四周。无论需要到达哪个园区,只需要穿越花蕊区就可以简便快速地到达另一个园区(图5)。

图5:乐园的花瓣式布局模式示意图
3. 第三重情境:渲染情境
上海迪士尼乐园有5个园区,虽然每个园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是每个园区却在空间结构上高度统一。这种结构上的统一被称为迪士尼乐园的“方程式”,即每个园区在功能分布和结构上大体相似,只是被赋予了不同的主题和故事线,因此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园区故事体验,而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则遵循一定套路。虽然每个园区有不同的主题和故事线,但是每个园区都会使用一套统一的模式,渲染出故事情境,使游客步入某个园区时,会不自觉地进入角色中。
3.1. 各园区布局形式
每个园区的功能布局都遵循固定模式:都有2个游艺设施功能区域(包括1个大型游艺设施与1个为互动式游艺区)、1个互动体验项目、1个剧院和1个餐厅;而梦幻世界作为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地标,在设施上则比其他园区整整多出1倍,即4个游艺设施功能区域、2个互动体验项目、2个剧院和2个餐厅(图6)。

图6:各园区功能布局分析图
3.2. 各园区布局特点—拼盘方程式布局
以上园区“方程式”只需要根据不同主题园区的主题故事给这些元素装入不同的内容即可,而将5个装有不同故事的园区拼盘组合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座面积巨大、内容丰富,让游客目不暇接、很容易沉浸其中的乐园。拼盘式、方程式化的功能区布局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游客在乐园中的各项需求,又使他们不用走太多距离,就能找到其需要的功能性场所。
4. 第四重情境:演出情境
第四重情境即是主题乐园的核心情境,也是游客最期待游览的场所—以大型游艺设施为核心的情境序列。迪士尼乐园的高明之处在于:大型游艺设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被镶嵌在每个园区的故事中,令其成为故事中的高潮。线性单向流线的游线设计使得游客必须经过设计图中的所有情境方能结束游览,一方面使游客得到了完整体验,另一方面又能实现乐园的营销策略。
4.1. 游线布局形式:以游艺设施为核心串联情境的线性设计
(1) 故事要怎样开始?

以宝藏湾园区为例,园区中的大型游艺设施是名为“加勒比海盗——沉落宝藏之战”的黑暗骑乘游艺设施。从最初进入该游艺设施的蛇形排队区开始,游客就进入了一个被设计好的既定路线,开始按照写好的剧本游览。
迪士尼乐园以超长等待的排队区闻名,“加勒比海盗——沉落宝藏之战”的排队区更是上海迪士尼乐园之最。队伍绕过了几百道弯,从室外场地绕到带顶棚的排队区,再从排队区绕到室内。实际上,从排队区营造的场景就已经开始为游客讲述海盗的故事:游客将会经过关押囚犯的牢房,墙上挂着各式刑具,不远处存放着海盗抢掠而来的财宝。在排队区会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引领游客穿越一条河流,进入海盗的城堡中,这里就是黑暗骑乘的开始。
排队区中放置了大量的道具布景,虽然排队很长,但游客却乐在其中,不停探索海盗故事的小细节,发现主创人员的匠心所在——一次无法完全读懂故事,这也是乐园吸引游客一次次前往的魅力所在。当游客穿越排队区,最终到达游艺设施登载处的时候,已经对海盗故事有了初步了解,即便没有看过《加勒比海盗》这部电影的游客,也已经被排队区中忽明忽暗的烛火和海盗们低沉交谈的背景声感染了。这一切都为游艺设施做足了戏份,迪士尼也以舞台表演中的专业术语——“前秀”(PreShow)来形容排队区中的演艺布景空间。
加勒比海盗故事的前秀纷繁复杂、细节多样,而位于明日世界园区的“创急速光轮”的前秀则给人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排队区的最后阶段突然间将一面原本是电子显示屏的玻璃墙体变为透明,令游客看到了充满现代感的“创急速光轮”上下客区中停着的一排排炫蓝色的急速机车。这个时候排队区中往往会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游客被眼前突然出现的未来世界所震撼,同时知道这就是自己辛苦排队将要体验到的炫酷无比的游艺设施,因此对这个项目又多了几分期待。
(2) 游艺设施散场之后的游客将去向何处?
虽然并没有与前秀相对而言的所谓“后秀”,但是从游艺设施散场之后的游客将去向何处则是在乐园规划设计时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几乎每个大型游艺设施的散场通道都会连接一个“照片展示区”。这个“照片展示区”是以大型的LED电子屏幕在游客散场的必经之路上放映刚才游客在游艺设施中拍摄的照片。许多游客对自己的照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在紧挨着照片展示区的柜台办理购买事宜,也可以领取自己的乐拍通卡片,回家之后在网络上浏览购买。
路过照片售卖区域,就会看到一座商店,出售与这个游艺设施相关的各种周边产品,从毛绒玩偶到文具、糖果等一应俱全。刚刚在游艺设施中开心无比的游客们此刻正与这个故事所描绘的情境产生强烈的心理联系,因此慷慨解囊为纪念品埋单。正是因为这一串空间序列的排布,让游客不自觉地进入了事先设定好的剧本,根据设计者的思路进行游玩。
(3) 餐饮设施与秀场空间、游艺设施如何联系?
仍以宝藏湾园区作为例子,在经过 了商品售卖区之后,游客回到了乐园的露天场地,这时候可能需要短暂的休息,巧妙的是,该片区的餐厅“巴博萨烧烤”就在20m的范围内。这个餐厅的就餐区在“沉落宝藏之战”的黑暗骑乘开场处就可以看到,那个时候就有不少游客艳羡其中饕鬄美食的食客们,可以说,想要坐在河边来一场盛宴的愿望,在搭乘游艺设施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正是游艺设施和餐厅这两处空间的穿插与结合达到了令游客一直心怀某种期待的效果。当游客饱餐一顿,走出餐厅不到几步就是宝藏湾园区的剧场,这里上演着杰克船长的惊天大冒险秀(SpectacularShow)。
4.2. 园区内部游线设计的特点
(1) 单向线性原则。
迪士尼乐园通过精心的游线设计—“前秀(排队区)→大秀(游艺设施)→回味(照片售卖区)→情感联系(周边商品售卖区)→休整与观赏(餐厅与游艺设施结合)→另一个大秀(剧场演艺)”,使游客按照预设的剧本游览,获得一次“Show”的完整体验。如图7所示,无论游客选择哪条步行道路,都必须从“前秀”部分进入游艺设施,而且也必须经过商店和餐厅才能离开。这样的单向线性游线是保证游客游览体验的手段,也是迪士尼魅力经久不衰的法宝。
其他的园区也在重复着这样的设计与类似的体验,只是故事内容不同。

图7:园区线性游览路线示意图
(2) 核心单体最远距离原则。
迪士尼乐园最吸引游客的场所是每个园区的大型游艺设施。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本土乐园建设之初,这些游艺设施被称为A级。现在虽已取消了这种分级制度,但是各园区布置的结构仍然被保留下来。
由于核心单体将吸引最大的游客量,每个园区都将其设置在最远离人流涌入的方向,这样游客到达此处时所经过的路线会最长。最远距离原则使得游客不得不尽可能多地走过园区才能获得完整的游园体验,这在乐园营销策略上是很成功的一种设置方式。与此同时,每个园区都设置至少两条路线可到达核心游艺设施。
这样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园区内部形成环路;二是有效疏散人流。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条流线一定会设计为一长一短,以便日后运营团队合理疏散人流。当核心游艺设施的人流量过大时,运营团队将会关闭短的流线,引导所有游客经过最长的流线到达核心单体。在路线两侧布置更多的其他设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加大其他设施的客流量(图8)。

图8:迪士尼乐园布局示意图
(3) 潮汐性空间分布原则。
主题公园的游客行为是有规律可循的——游客通常以一天作为游览单位,游客早晨入园之后会第一时间汇集到核心游艺设施,而晚间离园之前的一段时间将会聚集在乐园主入口附近,因为这里离开乐园最方便。而乐园大量的商店和购物场所设置在园区主入口(图9),经过了一天的游乐,游客更愿意进行一些购物等体力消耗较低且不需要排队的活动。
迪士尼乐园这种以游客的潮汐性行为规律为依据进行空间规划与布局的做法,不仅符合游客的行为心理学,还使运营部门的盈利最大化。

图9:迪士尼乐园入口区商业分布示意图
四、迪士尼乐园空间布局手法的启示
1. 以戏剧创造模式创造情境序列

迪士尼乐园的规划建设超越了工程设计范围,更多是文化娱乐产业的一部分,其主创人员多是好莱坞的编剧与导演。而目前我国大部分本土主题公园主创人员的专业还局限于工程建设行业,在我国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电影演艺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我国影视演艺行业的人才与资源,结合本土文化特色,采用影视演艺行业的手法创造主题公园,将成为我国主题公园发展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2. 以舞台布景手法创造情境空间
主题公园情境空间设计应参考舞台布景的设计理念,将整个主题公园当作一重重的舞台来考虑,进行创作,为游客创造出隔绝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让游客忘却现实烦恼。
3. 以游客行为为基础
游客的行为是主题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主题公园是为游客而存在的,游客的行为和需求决定了主题公园的布局与内容。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只有充分理解游客行为,才可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4. 以营销策略为目的
主题公园是以营利为目的而建设的项目,又因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往往前期投入巨大。因此,在主题公园设计之初,就要将设施的规划布局、游线的设计等与盈利性结合考虑,并与相关的运营团队紧密合作。
五、结语
主题公园的设计具有极强的技术性与创造性,与以往的工程项目完全不同,已经超出了建筑设计的范畴。迪士尼乐园的规划设计更多借鉴了电影工业、娱乐演出工业中的手法和元素。创造情境成为了迪士尼乐园设计的核心表现方法。而从外部到内部层层递进、层层增加演出氛围的情境序列手法值得借鉴。
迪士尼的造园手法借鉴了百老汇戏剧的创作模式,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也以舞台剧作为母本发展,带有强烈的美国文化色彩。我国有着更为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戏剧和其他艺术形式与西方艺术表现方法大相径庭。我国的主题公园建设在借鉴国外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应该充分结合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进行开发与创造,营造出符合我国人民的思想文化传统与行为模式的主题乐园,并唤起心中关于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

 

作者简介:刘南薇,华建集团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师,上海迪士尼探险岛园区景观专业负责人、华建集团上海迪士尼多个标段景观设计协调人。


注:“度假区高架路”也叫“直通迪士尼乐园高速路”。

 

声明:文章摘自《规划师》(2016年第8期第32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摘仅供学习使用,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主题公园筹建开发完整流程

Posted by - October 10, 2017 1568
主题公园的整个筹建过程需要3至5年。在初期的策划阶段,开发商需要组建一个工作团队并提出初步的概念规划,然后聘请设计公司或其他咨询公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