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后访问



H
I
S
T
O
R
Y

2016电影白皮书:445亿年度总票房国产片贡献58%,同比增长3.4%,增速仅为去...

摘要: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遭遇10年来增速最缓慢的一年,“寒冬”、“遇冷”充斥着今年下半年。不过当资本泡沫被挤出,市场回归冷静期后,也为行业人士上了一次“反思课”。回顾2016年,从年初的票房王《美人鱼》、偷票房事件引起关注的《叶问3》、万达华谊的年度排片之争到众多电影保底、影视并购案例的出现,今年是资本“惨痛”的一年,也是电影比较“幸运”的一年。
一、2016中国电影市场现状
离2017年还不到两个小时的距离,2016年度总票房已达455亿,较去年票房增长仅3.4%。从2005年到2016年票房走势图来看,除去2007年年度票房增比为27%外,近十年来年度票房增速均在30%以上,2015年增速更是高达49%。从近十年的票房增速来看,今年增速仅为往年的1/10。

图1:中国近十年电影票房数据图
回首2016年的中国影视剧市场,可谓是一波三折精彩纷呈。在经历了年初《美人鱼》超越影史记录的33亿票房的巅峰之后,整个市场却又经历了全年六个月单月票房下跌的尴尬。
不过,今年国内电影累计票房突破400亿元,比去年提早了20天,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以国家GDP增长来分析,“国家GDP增长速度为4%-5%,电影市场则以GDP增长的两到三倍速度增长,这个趋势证明目前电影市场发展趋势依然很不错。”
据猫眼数据相关人士分析:未来两年内电影票房总体还会增长,不过增长幅度大大下降;影院建设速度、规模相比今年也会有所放缓,并出现院线兼并情况;国产片类型将会更加多样会,95后二次元亚文化需求强劲,将会推动剧情片、动画片票房井喷。
1. 2016年度电影总票房455亿,春节档所在的2月份贡献15%

表1:2016年1-12月票房数据
回顾2016年全年,根据国内影视票房涨跌情况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1) 1—6月份的电影增长爆发期
2016年1月份的元旦档、2月份的春节档为票房增长高峰期。其中1月份凭借元旦三天大报及强力影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功夫熊猫3》入市,月入票房38.4亿,比去年同期的26.07亿大涨了12.4亿,同比增幅高达47.3%。2月份,全国电影总票房更是高达68.75亿,其中国产片报收66.34亿,占据当月总票房的96.49%,其中单春节档累计票房达30.82亿,比去年同期增涨69.51%,刷新单日票房纪录,整个月更有多项纪录被打破。这要归功于《美人鱼》、《澳门风云3》、《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3部电影的功劳。
而到了3—6月份,每月平均票房均维持在30亿至40亿左右,票房增长出现缓慢趋势。其中3月份过亿影片只有6部,唯一入围的国产电影《叶问3》又卷入偷票房事件。
而在6月期间,上海电影节上行业大佬齐聚,还曾叫嚣600亿的票房纪录,李安的“放慢脚步”言论给予行业一声棒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也表示,没有互联网平台的票价贴补,没有过硬的电影产品,电影市场有些疲软。
(2) 7—9月份暑期档低迷期
今年暑期档票房与去年基本持平,几年来首次出现“零增长”,五十部电影压阵都无法挽回颓势,《盗墓笔记》用近一个月的顽强生存才勉强砍下十亿。票房上,难以企及去年同期《捉妖记》、《煎饼侠》等大片创下的佳绩。口碑上,也是无爆款黑马杀出。
今年7月全国电影总票房45亿元左右,更是比去年减少近10亿,近5年国内票房首次出现下跌。8月份全国总票房为40.5亿,是历年来8月份的最好成绩,截止到8月7日,全国累计票房突破300亿大关,比去年达成此成绩提前了29天。不过到了9月份,整体票房仅为22.91亿,较去年9月份暴跌11.41亿,跌幅高达33.2%,全月未产出一部票房过五亿的大片。
不仅如此,以往备受热捧的大IP、小鲜肉、青春题材甚至好莱坞大片,放到今年暑期档里也都不灵了。无论从票房减少还是产业转型的必经阶段,电影从业者们也纷纷认识到:只有好电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加上资本市场趋于冷静,挤走一部分泡沫,打破产能过剩的局面,对中国电影的未来亦有益无害。
(3) 10—12月电影市场回温期
尽管受到前几个月票房“寒冬”现象,好在10月的7天国庆假期,再次给低迷的影视市场带来了热度,并斩获15.8亿的票房成绩。虽然相较去年同期18.5亿跌幅14.6%,好在出现了一部票房黑马《湄公河行动》,其“改编真实案件+主旋律题材”的创作模式也成为今年年度话题电影之一,最后拿下11.8亿票房成绩,也让沉寂多年的博纳影业重新赢得影视市场的地位。
除去国庆档,10月中旬的《驴得水》,打着《夏洛特烦恼》和开心麻花团队创作也一度引起关注。不过这段时间的重头戏在沉寂了许久的李安、冯小刚、张艺谋三位导演身上。碰巧,他们都带来了对自己来说变革很大的电影,一个玩“120帧、3D、4K”高科技、一个用圆形画幅讲述电影、一个则带来了国产电影VR技术的首次尝试。
从电影票房表现来看,尽管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持续低迷,国内电影市场已经慢慢回温,到了12月3日,国内单日票房已达2.59亿,环比增长56%,创下近两个月来最佳单日票房表现的成绩。其中张艺谋的电影《长城》表现尤为突出,这或许将是《盗墓笔记》、《湄公河行动》行动后再一个有望突破10亿的影片。
如今,2016年年度总票房为455亿,从票房走势来看,能在影视“寒冬”的情况下保持微增,首先归功于1、2月份的票房高增长期,单单春节档所在的2月份就贡献了年度总票房的15%,可谓功不可没;其次在没有“票补”、票房监管加严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同步水平,想必各大影视公司背后也出了不少力。
2. 大片失去优势、中小体量影片崛起
今年电影市场遭遇“寒冬”的另一因素包括观众对于影片水平的审美提升。以往张艺谋、冯小刚、李安等名导执导,再加持吴亦凡、鹿晗、李易峰、杨洋等流量小生的影片是妥妥的票房保障,今年不仅郭敬明的《爵迹》遭遇“口伐笔诛”导致票房失利,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张艺谋的《长城》、成龙的《铁道飞虎》、王家卫监制的《摆渡人》都齐齐遭到观众集体吐槽。
忽略近日吵得火热的“豆瓣信用危机”,从观众角度来看,名导、明星、流量小生再也不是主导一部票房的关键因素,电影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内容为王的产业。在今年大盘整体下挫的情况,影视公司也希望得到荣誉:“每个人在这个行业中都有身份和地位,老是拍那种票房好,但是被人骂的影片,没有一个影视公司的经理愿意做这种事。”
相反,今年口碑不错的《路边野餐》、《长江图》、《罗曼蒂克消亡史》、《驴得水》、《塔洛》等影片,多出自新导演的作品。在资本泡沫幻灭后,市场需要的是真正优质和稀缺内容,对于艺术电影创作者和新导演们来说,他们的机会来了。
3. 国产片仍为票房支柱,年度占比58%
据猫眼数据统计,2016年上映电影中,国产片为376部,贡献票房58%。而2016年度票房前十名电影中,国产片占据5个名额,分别为《美人鱼》、《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湄公河行动》、《澳门风云3》、《盗墓笔记》。不过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不错成绩,2月份春节档贡献了3部影片。
进口片虽只有90部,但片产值相对来说比较高,比如《疯狂动物城》可谓一部老少咸宜的全球影片。

图2(来自猫眼数据)
4. 影视公司纷纷成立,中小影视公司生存不易
过去两年时间里,每天都有创业公司获得融资,也有创业项目终止、倒闭。据了解,单单2015年拿到A轮投资企业就高达846家,在创投泡沫的繁荣下,投资与创业成了时髦的运动。然而,一时被资本烘托得高大上的项目,大多数经不起现实与时间的考验,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对比影视行业的繁荣现状,也相继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在今年上海电影期间,一时间冒出上百家中小电影公司。这些新兴成立的影视公司,大致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型:游戏类、文学类、明星类、导演类、高管类。

图3:2016年新成立影视公司五大派别
今年影视公司创业尤为红火,但每月倒闭的公司也不在少数,一部《叶问3》搞垮了千亿企业快鹿集团,就连传统影视大佬华谊、近年崛起的新秀乐视影业都在电影市场上栽了跟头。一些中小影视公司在掘得第一桶金、突然拔地而起之后,在需要更进一步探索可持续盈利方向之际,便开始心有旁骛、急于扩张。加上今年电影保底、收购、上市等案例后,一些经营能力较弱的中小影视公司岌岌可危。
二、各大影视公司业绩:华谊、乐视失利,光线、博纳耀眼
今年的电影,像是坐过山车,从年初火爆的春节档,到难见亮点的暑期档,再到缩水的国庆档,电影市场持续遇冷。今年电影年度总票房455亿,离最初的600亿大关相差一定距离,对比下,除去妥妥的电影老大中影,斩获200多亿票房外,今年各大影视公司电影业绩也遭遇一定的影响。
光线凭借《美人鱼》、《大鱼海棠》、《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你的名字》等影片获得不俗业绩,而博纳影业也通过《湄公河行动》及去年的《智取威虎山》重新拾起影视江湖地位,对比之下,今年万达、华谊的半年之争“两败俱伤”,乐视影业也在《爵迹》失利之后一直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
1. 传统影视公司仍占据优势,光线、博纳稳居前列
(1) 华谊兄弟
年初预计上映16部电影,实际上映8部,包括正在上映的《罗曼克消亡史》。今年最亮眼的还属《魔兽》,最终斩获14亿的票房,备受瞩目的争议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虽没有5亿的保底预估,但是完成得还算不错,目前来看,也有3.4亿的票房,文艺片中已属不易。

表2
(2) 光线影业
说起今年的光线,不得不提及两部电影:一部是开创国产电影票房奇迹的《美人鱼》,斩获34亿票房,一部电影就抵上前面盘点的任一影业;一部等待十二年的传奇之作《大鱼海棠》,从期待到失望,唯美的画风、宏大的世界观也未能掩饰故事薄弱的缺陷,未能达到去年《大圣归来》的辉煌。

表3
(3) 博纳影业
今年的博纳影业隐忧参半,既有打破《战狼》5.5亿票房的主旋律国产军事电影《湄公河行动》和李安的120帧电影尝试《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有号称史诗级片的《封神传奇》。

表4
2. 影视公司后起之秀:片单虽好看,最终还是靠作品说话
(1) 乐视影业
乐视影业从2011年成立,短短5年时间,从一个视频播放平台摇身一变,成为一线电影发行公司,也算是匹黑马。从所发行的电影来看,乐视选择的不一定是及格的优秀电影佳作,但每部都是有票房保证的,目前为止还没有低于1亿票房的影片。被吐槽为明星版动画的《爵迹》也斩下3.8亿,《盗墓笔记》更是获得10亿票房。
 
表5
(2) 恒业影业
恒业影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已经跻身发行公司大佬行列,擅长发行悬疑惊悚片。2014年的《京城81号》票房超过4亿,成为首部票房过亿的国产惊悚片,创下国产惊悚片历史最高票房纪录。2015年的《战狼》更是斩获5亿票房,今年更是喊出30亿的目标。但是,从目前票房成绩单来看,却不甚理想。

表6
对比下,今年的万达影业、阿里影业票房表现并不是特别突出,万达主要依托院线业务开展影视业绩,阿里影业今年比较突出的电影《摆渡人》面临口碑问题,离预估的10亿票房有点悬,而投资的《圆梦巨人》则票房惨淡。
三、影视并购、电影保底“惨烈”,“影视+金融”还有什么新玩法?
在资本市场,影视公司融资并购屡屡折戟或推迟,二级市场的影视传媒公司股价大幅下挫,走上估值回归之路;公司层面,大公司屡屡传出裁员并且收缩战线的声音,而中小公司的日子普遍更加艰难。
与此同时,在2016年下半年,证监会遏制借壳重组的短期炒作,影视公司的并购重组接二连三被否决。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证监会的挤泡沫,影视行业或迎来新一轮洗牌。
1. 影视并购高估值、高溢价,业绩对赌行业表现最差
2016年,资本继续在影视市场里狂舞。据不完全统计,2016以来,电影娱乐行业的并购达45起,同比减少10%,涉及金额608.94亿元,同比增长182.64%;虽说从并购数量上看,呈下滑趋势,但是在优质资源的你争我抢中,标的价格却一路飚高。
由于影视行业轻资产的特征,加上并购标的具备人气明星效应,并拥有较高估值,往往成为A股热点行业,因此频频出现高溢价并购。从今年的唐德影视、暴风科技并购明星工作室失败案例来看,今年的影视并购普遍因涉嫌高估值、高溢价嫌疑,而目前的影视股价走势并不是特别理想。如今,赵薇股权转让龙薇传媒股份,欲获得万家文化控制权,却面临证监会询问。
随着资金大规模涌入,高溢价并购标的的砸钱大战成为时不时上演的戏码,而标的公司是否名至实归,业绩对赌能否兑现往往被各种花招所掩盖,而影视是其中表现最差的子行业。市场曾经的几大明星股,如万达院线全年下跌超过50%,华谊兄弟跌幅超过40%,光线传媒跌幅达35%……这些耳熟能详的影视股,无一例外在2016年遭遇“滑铁卢”。
(1) 暴风科技收购稻草熊影业
按照计划,暴风科技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以 10.8亿元购买稻草熊影业60%股权,还与稻草熊影业签署对赌协议,要求后者2016年~2018年扣非净利润累积不低于4.36亿元。不过,证监会认为目前只拍摄了两部电视剧的稻草熊难以完成上述盈利承诺。
(2) 唐德影视收购范冰冰及其母亲张传美持有的爱美神
而唐德影视并购范冰冰公司方面,亦遭到监证会的否决。原本,唐德影视原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范冰冰及其母亲张传美持有的爱美神合计51%的股权。但根据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规定,多数专业机构预估,成立短短半年不到的爱美神估值将超过10亿元,短期之内的高溢价是引来证监会问询的主要原因。
(3) 共达电声收购黄渤所持股份的春天融和
今年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欲并购重组,其中并购公司之一包括黄渤所持有股份的春天融和,如果按照重组方案对春天融和的支付协议,黄渤本可以坐收“1.7亿股份”巨额财产,不过最后未满足收购条件,收购失败了。
(4) 赵薇30亿入驻万家文化遭询问
年末,赵薇通过转让龙薇传媒股份欲入主浙江万好万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遭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问询。实际上,近期影视公司的并购重组接二连三被监管层否决,彰显了监管层严控影视等行业并购重组和再融资的决心。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行业监管的收严,影视行业或迎来新一轮的洗牌。以下为今年的的主要影视并购案例:
2. 天价保底需警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成功让人盲目,失败叫人清醒,这一年大大小小的保底案例逐渐令行业深刻体会到了保底发行背后的残酷。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我们也看到,影视行业的风险是如此之大,即便顶着成龙或是冯小刚的光环,风险也从来不易控制。
上半年比较成功的案例当属和和影业的15亿保底《美人鱼》,最终获得33.4亿票房,可谓是比较惊喜的成绩,然而到了下半年,电影市场进入低迷阶段,保底发行的电影,成功的案例微乎其微。微影时代4亿元保底《致青春2》、博纳影业10亿元保底《封神传奇》、恒业影业4亿元保底《夏有乔木雅望天堂》、和和影业和联瑞影业等10亿元保底《绝地逃亡》都接连失败,唯一达到保底数的只有“世纪长龙”关于电影《盗墓笔记10亿保底发行》。
如今,保底失败案例或许还要添上耀莱影视5亿保底《我不是潘金莲》、微影时代10亿保底《铁道飞虎》两个案例,至少目前票房成绩都未达到发布公告成绩。
尽管保底案例接连失败,目前已有不少公司争先抢夺影视IP,电影还未上映便提前做了保底发行,已知的北京文化,目前就针对电影《一代妖精》、《战狼2》分别允诺了5亿、8亿的票房承诺。《大闹天竺》虽延档至春节,也曾传出被保底10亿的消息。
不过,高业绩承诺一旦无法兑现,就很容易滋生票房造假现象,比如,今年的《叶问3》就出现了偷票房事件,最终除了商业价值损失,对影片本身也造成了伤害。
3. 影视与金融:乐视、光线投资建银行,博纳从美撤离欲国内上市
(1) 快鹿集团“电影+金融+互联网”模式
今年,快鹿集团实际控制人施建祥通过2亿元购买了《叶问3》的中国大陆发行权,希望用“电影+金融+互联网”的新模式创造30亿元的票房神话,却因票房压力过大,平台间管理混乱,涉嫌票房造假,引发P2P网站兑付危机,最终也用“快鹿帝国”的倒塌,亲自划下了电影与金融结合发展的界线。
(2) 乐视成立民营银行
今年乐视的电影业绩并不理想,乐视网并购乐视影业也泡汤,然而一起接一起的大动作却相继传出。乐视金融发起成立民营银行,而山西政府也曾“主动示好”,但乐视成立民营银行一事还有待进一步监管审核。
(3) 光线3.96亿投资银行
相比乐视成立银行,光线采取的措施则是投资银行,加上今年光线业绩不错,北京中关村银行也得到中国银行监会批复,同意光线作为北京中关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资格,该银行注册资本为40亿元,光线3.96亿元认购该行总股东9.9%的股份,并列为第三股东。
(4) 博纳A轮25亿融资上市,预估150亿市值
近期,博纳影业完成了私有化之后总规模为25亿元的A轮融资,阿里影业、腾讯领投,中信金石基金、普罗资本、力合股份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参投。博纳影业从美国退市到完成A轮融资仅用了8个月时间,公司估值便达到150亿元(投前估值125亿元)。国内影视行业经过数年的野蛮发展,产业正在进入淘汰升级周期,明年将有大批影视企业主动和被动退出,这是对玩家的挑战,也是给实业家的机会。
四、电影政策出台,院线、影片迎来补贴,电影市场机制趋于完善
1. 《电影产业促进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政策法制司负责人表示,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电影产业促进法》进一步明确了电影从业主体的法律责任。《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规定了电影院的电影放映质量保证责任、广告播放时间限制和观众安全健康保障责任,并禁止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主体通过制造虚假交易、虚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
(1) 单片许可证审批取消
通过制定《电影产业促进法》把实践中已经推行的改革举措写入了促进法,比如减少审批项目、降低准入门槛等,《电影产业促进法》没有新增设行政审批项目,同时还取消了电影制片单位审批、摄制电影片(单片)许可证审批等行政审批的项目。
(2) 为演员、导演设定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要求,电影行业组织依法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等,通过行业自律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引导和规范。《电影产业促进法》也对演员、导演等电影从业人员直接提出了倡导性要求,设定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将有利于电影从业人员树立社会形象,促进电影产业健康发展。
(3) 禁止虚报、瞒报票房,规定片头广告时间
《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规定了电影院的电影放映质量保证责任、广告播放时间限制和观众安全健康保障责任,并禁止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主体通过制造虚假交易、虚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
(4) 对于相关违法行为,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措施
《电影产业促进法》采取了停止违法活动,没收电影片、违法所得及从事违法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一定金额或违法所得倍数的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撤销有关批准或者证明文件、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规定期限内禁止从事相关电影活动或担任从事电影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责任人。情节严重者,还将追究民事、刑事责任。
2. 新开电影院补贴政策
近年来的电影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新技术的普及,影城建设的不断成熟,使得影城成为了各个城市老少咸宜的休闲方式。同时,国家政策的指导与支持使得众多投资者开始投入到影院建设市场之中。国家已推出一系列政策,比方说符合标准的新建影院可获最高300万元的经济补贴;影院经营过程中无违规行为,即可获得国家补贴;电影人译制电影也有相应的奖励等。

图3
3. 《中央级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办法》
为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近日,《中央级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办法》出台的“具体奖励政策”,本次设立的优秀国产影片奖励政策,每年评选一次(拟从2017年初开始,评选2016年上映的影片),在具体来说,影片奖励分为三个档次,最高一档单部影片奖励金额不超过600万元。
(1) 参评影片范围

图4
(2) 观影人次及票房要求
观看电影人次应达到10万(含)以上,且国内电影市场票房收入达到2000万(含)以上。评审环节将根据社会效益、艺术质量、技术创新、市场份额情况打分评比。
(3) 特种电影扶持制度
国产3D电影和IMAX巨幕电影实行补贴。按之前的规定,国产3D或巨幕电影,票房达到5000万元,就能获得100万元补贴;票房收入5亿元以上,补贴资金可达1000万元。这一规定能让众多国产3D或巨幕电影获益;如果按自然年度计算,国产影片票房收入占全年票房总收入三分之二(即达到全年票房总收入66%)以上的影院将获得国产影片票房收入上缴到中央电影专项资金部分的50%的奖励。
五、2016十大“热门话题”电影
一部电影想要赢得票房,“话题度”是少不了的,这也是其传播影响力的决定因素之一。投资、演员阵容、技术创新、电影口碑、票房数据都是观众讨论电影的谈资。根据这些因素,首席娱乐官归纳出2016年以下“十大话题”电影。

图5

 

声明:文章转自【首席娱乐官】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供学习使用,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17第一季度内地电影数据报告

Posted by - October 13, 2017 1272
2017年第一季度内地电影数据报告出炉:春节档难挽救市场颓势,第一季度票房142.5亿五年来首次负增长。电影票房不够“服务费”来凑,进口...

节假日电影档期研究

Posted by - November 13, 2017 1958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节假日成了各类电影竞争的重要时段,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电影档期。本次研究选取了11个重要节假日作为研究目标,进行对比...